廣西:聚焦農作物秸稈產業化利用促進農民增收
作者來源: 發布時間:2024-10-10
來源:農民日報客戶端 編輯:楊晰然 作者:阮蓓 2024-07-02 19:58:10
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,是提升耕地質量、助力大氣污染防治攻堅、加快農業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。近年來,廣西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堅持農用優先、多措并舉,通過推進秸稈科學還田、建設完善收儲體系、提升秸稈加工水平、扶持發展規?;a業等方式,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向規?;?、產業化發展,有力促進農民增收,成功實現“變廢為寶”,將“生態包袱”轉變成了“綠色財富”。
針對水稻秸稈直接還田腐熟分解時間長,還田過量處理不當還會導致作物黃苗、死苗、減產等技術難題,廣西大力發展創新推廣早稻秸稈快速腐熟還田技術,2021年至今,全區共建成單個規模100畝以上的秸稈快速腐熟還田循環培肥示范區超過300個,核心示范面積超過24萬畝。其中,2023年建立示范區136個,核心示范面積10萬畝,輻射帶動全區早稻秸稈還田率達80%以上。通過秸稈還田技術有效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、培肥地力,作物增產幅度達6%-15%,每畝可節約化肥成本150元左右。
為保障秸稈綜合利用產業鏈前端供應,廣西聚焦秸稈離田收儲,扶持、引導農村能人、企業、合作社等經營主體建立秸稈離田收儲隊伍,建設標準化收儲站點,探索建立“秸稈收儲主體+村集體+農戶”的利益聯結機制,不斷提高秸稈離田收儲能力,擴大收儲覆蓋面。形成了“秸稈置換有機肥”模式、“自然村有堆放點、行政村有收儲站、鄉鎮有收儲中心、縣有規?;闷髽I”的層級式收儲利用體系、“一點對多源、多點對多源”的秸稈“點—線—面”收儲運機制、“種植(回收)+加工+銷售+配送”模式等多個典型秸稈收儲模式。
堅持因地制宜、分類施策原則,廣西農業農村廳指導各地根據作物類型、資源分布特點、當地利用習慣等,選擇適合的秸稈加工處理方式,改進秸稈加工轉化工藝,提高秸稈加工水平,提升秸稈產品附加值。針對水稻、玉米等秸稈,通過揉絲、青貯、制作顆粒燃料等技術,加工秸稈燃料產品;對蔗葉秸稈,主要采用生物質發電和加工固化成型燃料等方式實現增值。同時,指導各地立足本地優勢產業,推進秸稈規?;?、產業化利用,基本形成以秸稈飼料化利用為主,燃料化、肥料化等利用方式共同發展的多元化利用格局,打造出一批年產值千萬元甚至億元的高值化利用產業。
作者:農民日報·中國農網記者 阮蓓
推進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,是提升耕地質量、助力大氣污染防治攻堅、加快農業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。近年來,廣西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堅持農用優先、多措并舉,通過推進秸稈科學還田、建設完善收儲體系、提升秸稈加工水平、扶持發展規?;a業等方式,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向規?;?、產業化發展,有力促進農民增收,成功實現“變廢為寶”,將“生態包袱”轉變成了“綠色財富”。
針對水稻秸稈直接還田腐熟分解時間長,還田過量處理不當還會導致作物黃苗、死苗、減產等技術難題,廣西大力發展創新推廣早稻秸稈快速腐熟還田技術,2021年至今,全區共建成單個規模100畝以上的秸稈快速腐熟還田循環培肥示范區超過300個,核心示范面積超過24萬畝。其中,2023年建立示范區136個,核心示范面積10萬畝,輻射帶動全區早稻秸稈還田率達80%以上。通過秸稈還田技術有效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、培肥地力,作物增產幅度達6%-15%,每畝可節約化肥成本150元左右。
為保障秸稈綜合利用產業鏈前端供應,廣西聚焦秸稈離田收儲,扶持、引導農村能人、企業、合作社等經營主體建立秸稈離田收儲隊伍,建設標準化收儲站點,探索建立“秸稈收儲主體+村集體+農戶”的利益聯結機制,不斷提高秸稈離田收儲能力,擴大收儲覆蓋面。形成了“秸稈置換有機肥”模式、“自然村有堆放點、行政村有收儲站、鄉鎮有收儲中心、縣有規?;闷髽I”的層級式收儲利用體系、“一點對多源、多點對多源”的秸稈“點—線—面”收儲運機制、“種植(回收)+加工+銷售+配送”模式等多個典型秸稈收儲模式。
堅持因地制宜、分類施策原則,廣西農業農村廳指導各地根據作物類型、資源分布特點、當地利用習慣等,選擇適合的秸稈加工處理方式,改進秸稈加工轉化工藝,提高秸稈加工水平,提升秸稈產品附加值。針對水稻、玉米等秸稈,通過揉絲、青貯、制作顆粒燃料等技術,加工秸稈燃料產品;對蔗葉秸稈,主要采用生物質發電和加工固化成型燃料等方式實現增值。同時,指導各地立足本地優勢產業,推進秸稈規?;?、產業化利用,基本形成以秸稈飼料化利用為主,燃料化、肥料化等利用方式共同發展的多元化利用格局,打造出一批年產值千萬元甚至億元的高值化利用產業。
作者:農民日報·中國農網記者 阮蓓